引言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是中国最大的海岛之一。它不仅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天主教堂便是涠洲岛上的一处重要的历史文化景点,游客在此可以深入了解岛上的历史文化。
天主教堂的历史
涠洲岛天主教堂始建于1875年,由法国传教士建立。这座教堂是新哥特式建筑风格,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文化价值而闻名。1937年,教堂曾被日军焚毁,但后来得到修复。如今,天主教堂已成为涠洲岛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必游的历史文化景点。
教堂建筑特色
天主教堂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建筑,其建筑特色十分鲜明。教堂正面是一座两层的钟楼,高耸
涠洲岛天主教堂概述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的涠洲岛,有一座掩映在翠绿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的独特建筑,那就是涠洲天主教堂,也被称为盛塘天主教堂。 它坐落在盛塘村,是清末时期“雷廉”地区最为壮观的教堂,见证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这座教堂是由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们精心设计和建造的,落成于1880年,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建筑风格,高耸的钟楼直入云霄,高达21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主体结构总面积达到774平方米,如果连同周边的附属建筑计算,总面积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000余平方米,堪称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 涠洲天主教堂因其历史价值和建筑特色,于2001年被我国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不仅因其宗教意义,更是作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那个时代欧洲与中国的文化交流记忆,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涠洲岛天主教堂有什么特点
特点:正门顶端是钟楼,高耸着罗马式的尖塔,有着随时“向天一击”的动势,造成一种“天国神秘”的幻觉,堪称别具一格。 涠洲岛天主教堂位于涠洲岛盛塘村,走到村头需要把车子寄存然后步行进去,天主教堂是清末“雷廉”地区一座最为宏伟的教堂,掩映在一片绿影婆娑的芭蕉林和菠萝蜜树林中。 该教堂为哥特式建筑,楼高21米,总建筑面积774平方米,连同附属建筑在内总面积达到2000余平方米,是广西沿海地区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它的建造与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人有机会上岛传教有关。 在清代,清政府因涠洲岛“孤悬大海,最易藏奸”而发出“永远封禁”令。 清同治六年(1867年),清政府对涠洲“重开岛禁”,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利用这一机会,派法籍神父上岛传教。 钟楼有一个10多级的石造螺旋梯,只容一人盘旋而上直达二楼。 顶层挂有一口铸于1889年的白银合金大钟。 据说是一法籍寡妇教徒所赠,当年的钟声能传遍整个涠洲岛。 每个礼拜天的上午,司钟人上二楼拉响教堂的大钟,圣堂村及近邻的信徒们听到钟声,会自觉地、安静地步入祈祷大厅。 阳光透过祭台间后面的彩色玻璃和大厅两侧尖拱大窗,使教堂内部显得绚丽多彩,就在这“天国之光”中,教徒虔诚地聆听“天主”的教悔。
涠洲岛的历史
涠洲岛的历史发展如下:
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
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 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 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行政双重管辖之下。
清康熙元年至嘉庆十一年(公元1692--1806年),涠洲居民三度被迫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但仍有少数“寮民”居留,军事管制由雷州徐闻县的海安营游击和廉州合浦县的龙门协分管,每年分上下二班轮流巡防。
咸丰末年(公元1860年),有内地人400名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官府鉴于岛上民居已成事实,便重开岛禁,移雷廉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
至此,荒置百数十年的海岛,田庐重兴。 是时法国天主教势力乘机染指该岛设教堂于盛塘村,后又在城仔及斜阳岛各建一座,广纳教徒,是为钦谦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地。
光绪二十余年,涠洲由雷州正式划归合浦县管辖,置涠洲巡检司,军事建制隶属于龙门协的永安营。 宣统初,归属合浦县的靖海团,设“公局”民政机构于岛上。
民国初至1931年,先后属合浦靖海团和合浦第二自治区辖镇。 1936年至1949年,先后属合浦县第二行政区、第五行政区和第三行政区辖镇。
1938年9月13日起,涠洲岛沦于日寇野蛮统治七年之久。 在这期间,本岛成为日寇威胁侵扰我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1945年6月18日,涠洲岛人民奋起歼灭残寇,涠洲光复,归县领的乡建制。 1950年3月6日,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涠洲,初设乡人民政府,直隶于合浦县。 同年8月起,归北海镇人民政府管辖。 1953年改设第三区,分设涠东、涠西、涠北、南湾四个乡。 1959年改为涠洲公社。
标签: 下午 参观天主教堂 了解涠洲岛的历史文化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