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岩流
熔岩流是高温熔融的岩石物质,从火山喷发口流出,在地表形成熔岩流,冷却凝固后形成坚硬的岩石层。熔岩流的表面经常呈波浪状或绳索状,颜色可以是黑色、红色、橙色或黄色,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和温度。火山灰
火山灰是火山爆发时喷射到空中的细小碎屑物质,由火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火山灰堆积在地表上形成火山灰层,质地疏松,颜色可以是白色、灰色或黑色,取决于喷发的类型和火山岩浆的成分。火山弹
火山弹是火山爆发时喷射出的熔岩碎片,在空中冷却凝固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岩石块。火山弹的表面经常呈光滑或多孔状,颜色可以是黑色、红色或橙色,取决于熔岩的成分和冷却速度。五颜六色的岩石层
这些火山物质堆积形成的地貌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岩石层,其颜色取决于以下因素:矿物成分:熔岩和火山灰中含有的矿物不同,会产生不同的颜色。例如,富含铁的熔岩会形成红色的岩石,而富含硅的熔岩会形成灰色的岩石。氧化程度:熔岩和火山灰在冷却和风化过程中会被氧化,氧化程度的不同也会影响岩石的颜色。例如,被氧化的熔岩会形成红色的岩石,而未被氧化的熔岩会形成黑色的岩石。层叠顺序:不同时期的火山活动会产生不同颜色的岩石层,这些岩石层层叠堆积,形成五颜六色的地貌。著名的地貌
世界各地都有著名的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例如:美国大峡谷:科罗拉多河切穿了地表,露出了不同地质年代的彩色岩石层,展示了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中国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奇峰怪石拔地而起,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岩石柱,这些岩石柱由火山岩浆喷发形成。土耳其卡帕多奇亚:风蚀和雨水侵蚀形成了奇特的岩柱和洞穴群,这些地貌是由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科学意义
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对于地质学家来说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它们可以提供以下信息:火山活动的历史:不同时期的火山活动会在地貌中留下记录,地质学家可以通过研究地貌来了解火山爆发的频率、规模和类型。地壳构造: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可以揭示地壳构造的特征,例如断层、褶皱和构造板块的边界。矿产资源: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中经常含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例如金属矿、非金属矿和能源矿产。保护措施
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是独特的自然遗产,需要得到保护。这些地貌经常受到游客的破坏和自然侵蚀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以下保护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地貌划为自然保护区,限制人为活动,保护这些地貌免受破坏。加强科学研究:开展科学研究,了解地貌的形成机制、演化过程和保护措施,为地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开展科普教育:向公众宣传火山岩浆喷发形成地貌的科学和文化价值,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地貌是地球演化的见证,展示了大自然的奇观和复杂性。这些地貌不仅具有科学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美学和文化价值,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为什么火山爆发往往都是山顶呢?山顶不是地壳最厚的地方吗?
为什么火山爆发往往都是山顶呢?山顶不是地壳最厚的地方吗? 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认识误区。 因为火山山顶就是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它不走火山顶喷出,难道还要走更厚而牢固的平地岩石下面硬挤出来?或许我举个例子说一下你就会明白:就像人身上长了一个脓疱,鼓得老高,最后里面的脓血从脓疱顶上溃破而出,难道你会想,它怎么不在其他平坦皮肤上破出呢,那里的皮肤不是更薄吗? 我相信你不会这么想,因为你知道炎症和脓血就是长在了脓疱里,当然只有那里能够溃破而出了,好的皮肤溃破出血,那一定是被人砍了一刀或者自己受伤弄破了。 其实之所以很多人有这种认识误区,是没有好好了解火山是怎么回事,不懂火山。 其实火山就有点像我们地球身上的脓疱,那里才是地壳的最薄弱处。 如果愿意学习,现在互联网这么发达,只要稍有点文化在网上搜一下就知道了,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火山的形成。 因为火山之所以称为火山,就是因为岩浆在地底下找到了地壳的薄弱环节或者裂缝,从地表喷涌而出,岩浆和火山灰冷却堆积,越堆越高才渐渐成为火山的。 很多火山都是数千万年前的白垩纪造山运动中形成,由于地壳板块的移动挤压,形成了许多断裂和隆起,在地底下100公里左右深处的岩浆,就会从这些裂缝中涌出,含有高压气体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渐渐凝固堆积就成为越来越高的火山。 有些火山本来不是山,岩浆在地壳薄弱处喷出后,冷却的岩浆火山灰等杂物的堆积才渐渐成为山的。 这些火山经历了千万年的喷发和冷却,有的已经早就死了,成为了死火山;有的还是活的,常常喷发,就叫活火山;还有的不死不活, 历史 上有过记载喷发过,就叫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的山顶就是地壳最薄弱处。 现在不断喷发的火山几乎都是活火山。 这些火山都已经形成很多万年了,只不过并不是一直都在喷发,而是喷发一段时间就会停止休眠一段时间,在某个时间又会喷发。 因此休眠火山看起来好像没动静了,山体长满了植物,远看完全与普通山无异,但到了山顶还是会看到火山口。 这些火山口就像人身上的一个没有完全好透的伤口疤痕,一旦有刺激或剧烈运动,就还有溃破的可能。 因为这些外观看起来沧桑堵死了的火山口内部,还保留了完整的火山形态,也就是火山岩浆喷发的通道依然存在,在地壳板块运动和熔岩剧烈涌动下,一旦压力突破了临界点,高压水汽岩浆就还会从这些老“疮疤”中喷涌而出,因此这里依然可视为地壳最薄弱处,岩浆不从这里出来才不正常呢。 这就是火山爆发总是从山顶喷出的道理。 现在全球已知死火山约有2000座,活火山有523座(其中陆地455座,海底68座),休眠火山则不详,大概有上千座。 如著名的富士山和长白山天池,最后喷发分别在1707年和1702年,现在已有300多年没动静了,但依然没死,因为它们山体还有一些活动迹象,如天池的山腰孔洞中,就常有高温气体喷出。 (见上图、上上图) 就是这样,欢迎讨论,感谢阅读。 岩浆已经突破了平均厚17公里的地壳,还在乎火山那点高度吗?况且这本身就是个先后的问题,火山是由于岩浆喷发形成的,岩浆不断喷发不断冷却逐渐堆起来一座山峰。 地球内部十分炙热,于是地球内部的岩石融化了成为液态的岩浆,外壳是由于温度低岩浆凝固,也就是地壳。 岩浆对地球的外观又很强的塑形作用,也就是造陆运动,地球本质上是个岩石行星,构成了庞大的岩石圈,而内部的液态的岩浆和水、大气一样会形成环流,热胀冷缩和引力的作用使得地球内部岩浆从地幔到核心附近不断循环流动,而岩浆是一种密度很大很粘滞的液体,对地壳的冲击和摩擦就很剧烈,于是拖动地壳不断地运动,导致地球的大陆形状和位置不断变化,这是最强烈的造陆运动,数亿年前青藏高原还在海洋下,如今却成了世界屋脊。 另一种重要的造陆运动就是火山喷发,实际上地球上的火山都分布在地壳相互挤压碰撞的地方,那里会产生很多裂隙,也就是所谓的地壳薄弱处,岩浆在地球内部强大压力的作用下沿着裂隙上升,最终来到地表。 地表的温度可没有地球内部那么高,岩浆当然会自然地冷却,岩浆流到哪,哪里就会形成很多的火山岩,在遇到水急速冷却的过程中还能形成像泡沫一样构造的火山岩,这种岩石内部充满气泡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当然,岩浆的不断冷却再次喷发就是在原先已经冷却的岩浆上在抹一层岩浆,自然越垫越高形成了火山,而岩浆通道中,由于地球内部压力的变化岩浆又会回落,于是很多火山的外形比较相似,主要是一个锥形的构造,中央是一个巨大的岩浆通道,内部是一个巨大的凹陷。 尤其是那种形成于海洋都火山,炙热的岩浆遇到冰冷的海水迅速冷却,中央的岩浆通道中由于巨大的压力也不断喷涌的岩浆倒是不至于堵住,最终形成锥形的火山,可能自己超出海面,也可能由于大陆运动被抬升到海面上。 而后续的喷发中,岩浆还可能融化部分山体,使火山的外观发生巨大改变,活火山上常可以看到岩浆流动的痕迹。 不过也有很多火山其实并没有固定的外形,像黄石火山,它就没有我们常见的那种外形,但是由于这座超级火山下的巨大压力,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部分地区隆起,在不断地累积着能量,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喷发了。 科学家想到了一种办法来治理火山,那就是探明火山主要的岩浆池的分布,然后在周围打些眼往里灌水使岩浆冷却,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估计还是比较够呛,地球内部的压力实在是庞大,靠这种手段对岩浆的冷却也很缓慢将是一个很大的工程。 在海洋等较为低陷的地方,还有一些火山就是随意地往外流岩浆,像夏威夷某些海岸的火山,岩浆沿着岛岸往海洋里涌动,并没有固定的外形,不过这种火山也能慢慢地增大岛屿的面积。 还有一些火山不说都看不出来,格陵兰岛就坐落在一座超级火山之上,可是和黄石火山一样都看不出有明显的火山构造。 中生代的地球是浅海环境。 白垩纪末期,小行星环撞击地球形成环太平洋断裂带和特提斯构造域;在陨石坑里有岩浆溢出,形成火山。 地球之火不是喜欢从山顶喷发, 而是因为大部分地球之火喷发后才形成了山顶,这就叫火山锥。 火山实际上是由固体碎屑、熔岩流或穹状喷出物,围绕着其喷出口堆积而成的隆起丘状或山状地貌,喷口是一条管道,从地幔或岩石圈延伸到地表,火山喷出的大部分物质堆积在火山口附近,有些被大气携带到高空,扩散到几百甚至几千公里的地方。 火山的成因是地幔地热冲击的结果,是地幔一系列化学反应的过程导致的。 这些汹涌澎拜的岩浆无法散热,温度不断升高,直到把岩石融化。 这些在地底奔腾的烈火熔岩,寻找地球板块上最薄弱的地方,在隙缝中上涌,达到一定的储积量后,板块承受不了高温和压力,就会喷发。 图片代表形象图仅作为参考 地球的地壳平均在17公里厚,陆地一般在40公里左右,厚的地方可达70公里;海底地壳比较薄,只有几公里。 在靠近赤道的大西洋中部海底地壳只有1.6公里厚,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东部深海沟中的地壳是地球上最薄的地方。 但火山并不一定是在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喷发,更重要的是与地球板块构造有关。 火山一般分布在地壳板块边缘连接处,主要出现在地壳的断裂带。 在地球上,已知曾经的火山有2500余座,现在已停止喷发的“死火山”有约2000座,“活火山”还有500多座,其中陆地上有400多座,海底有68座。 现在地球上绝大部分的活火山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一带和印尼经缅甸、喜马拉雅山脉、中亚、西亚到地中海一带。 图片为网络与本人无关活火山也有不少在“休眠”状态,就是暂时没有喷发。 一旦喷发就从火山口喷出,所以题目会说火山都是从山顶上喷发。 这些火山 历史 上都有过喷发,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随时都有重新喷发的可能,这些火山的岩浆通道就在山顶的火山口。 日本的象征-富士山就是一座已经休眠四百多年的活火山。 回答这个问题先要了解下火山的形成。 在地壳下100千米至150千米处,有一个软流层,软流层内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质,即岩浆。 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如果导致此处地壳比较薄弱,镇压不住软流层中高压的岩浆,软流层中的压力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那么这些岩浆就会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喷出地表。 喷出的物质有很多,一般有被爆破碎了的岩块、碎屑和火山灰等,还有各种水溶液以及碎屑物和火山灰混合的等。 这些物质堆积在开口周围,冷却后形成一座锥形山头,所以我们称之为“火山”,这就是火山最初形成的过程。 而之后,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板块与板块的相互挤压,此处软流层中的压力依然大于它上面的岩石顶盖的压力时,岩浆就又会从此处喷出,堆积在开口的物质越来越多,形成的山头就会越来越高。 从上述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出火山其实就是从地壳最薄弱的地方喷出的,而随着每次在同一地方喷出,逐渐堆积形成的大山。 所以之后岩浆就会从堆积如山的山顶中喷出。 这个问题就像起痘了,为什么挤痘不挤别的地方一样可笑 这个问题就像你问我,兵马俑怎么埋在展览馆下面 还在中学学地里时,讲地球,行星来源时,讲它们都是太阳大爆炸,向外喷出的火球形成的,地球也是火球。 由于时间的推移,表面火焰熄灭,表面的液体不断随地球的自转形成波浪,又随着时间推移,形成了跟地球转向一致的山脉。 当时整个地球都是岩浆形成,表面的土壤都是后天不断风化,进化形成的。 虽然表面固化了,内部岩浆仍然灼热,要向外喷发,要向外喷发就要找密度低地方,高山就密度低,为什么?受太阳引力的影响,岩浆密度低的就被吸引高一些,跟海水涨潮一个道理。 由于古时岩浆喷发形成了通路,若干年后今天,岩浆再喷发时,仍然走老路,所以死火山喷发,很难有新火山形成。 这是我中学学的皮毛知识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能不对,肤浅,见笑! 身上的疖子、脓包,脸上的青春痘哪个不是在顶上溃烂流出啊,一样的道理! 山体是喷发形成的。 是火山喷发形成了山体。
岩浆作用与火成岩的产状和相
上地幔或地壳深部物质经熔融产生的岩浆,因其比周围物质的密度小而沿构造薄弱带或裂隙由深部高压环境向浅部低压环境运移,既可以运移到地壳的某个部位冷凝结晶,也可以喷出地表冷凝成岩。 岩浆从产生、运移,到冷凝固结成岩的整个过程称为岩浆作用或岩浆活动。 当岩浆运移到地壳某一深度部位停留下来发生结晶冷凝成岩的这一地质过程称为侵入作用或深成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侵入岩。 而岩浆从地下深处喷出地表冷凝成岩的地质过程称为火山作用或火山活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火山岩或喷出岩。
一、侵入岩
侵入岩(Intrusive Rock)是岩浆在地下不同深度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岩浆结晶时被围岩包围,降温缓慢,结晶时间充分,挥发分不易散失。 因而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较粗,常形成含水矿物。 但在岩体的边部,温度下降快,岩浆快速冷却结晶,所形成的矿物粒度较细。 根据侵入岩形成深度的不同,进一步划分为深成岩(形成深度>3km)和浅成岩(形成深度<3km)。
某一成分的岩浆一次侵入活动形成的具有独立形态的单一地质体,称为一个侵入体。 由岩浆多次侵入活动形成的单成分或复成分的岩体,称为杂岩体。
(一)侵入岩的产状
侵入岩的产状是指侵入体的形态、大小及其与围岩之间关系的总和。 产状特征是岩体形成的构造环境、形成深度、岩浆侵位方式和成岩机理等信息的表征。
根据侵入岩与围岩的接触关系分为整合侵入体和不整合侵入体,根据侵入岩的形态、大小又可分为岩基、岩株、岩墙、岩脉、岩床、岩盖等。
1.不整合侵入体
不整合侵入体是指侵入体切割围岩的层理、片理,接触面产状与围岩的层理、片理垂直或斜交。 主要类型有岩基、岩株、岩墙、岩脉等(图1-3)。
◎岩基:岩基是最大规模的不整合岩体,面积一般大于100km ,大者可达数千以至数万平方千米。大多数岩基不是简单侵入体,而是多期次岩浆活动所形成的复合岩体。
◎岩株:是平面上多呈圆形或不规则状、接触面较陡、面积小于100km 的不整合侵入体。
◎岩墙:是岩浆沿着张性裂隙贯入,厚度较稳定、近于直立的板状侵入体。 岩墙的规模不等,厚度从几厘米至数十米,有的长达数千米,如非洲津巴布韦大岩墙厚3~14km,长500km。 有时在一个地区岩墙成群产出,称为岩墙群。 在火山口附近岩墙还常呈放射状、环状分布。
◎岩脉:是岩浆沿着张性裂隙贯入形成的形态不规则的小侵入体,可以是整合的,也可是不整合的。 有人把窄而长的岩墙、岩床称为岩脉,也有人将岩脉和岩墙统称为岩墙。
图1-3 火成岩的产状综合示意图(Winter,2001)
2.整合侵入体
整合侵入体是指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面基本平行于围岩的层理或片理。 主要类型有岩床(图1-3)、岩盖和岩盆等。
◎岩床:又称岩席,是厚薄均匀、与围岩层理或片理平行的侵入体,其特征是厚度小而稳定、分布面积大,常见于基性岩类中。
◎岩盖:又称岩盘,是一种中央厚、边缘薄、顶部突起、底部平坦的层间侵入体(图1-4a)。 通常将中-酸性岩体称为岩盖,基性-超基性岩体称为岩盘。
◎岩盆:与岩盖不同的是其中央呈下凹的盆状(图1-4b)。岩盆大小不一,规模较大的岩盆多为基性-超基性岩体,如著名的南非布什维尔德大岩盆,其面积达6600km 。
图1-4 岩盖(a)与岩盆(b)形态示意图(林景仟,1995)
(二)侵入岩的相
火成岩的不同特征本质上能够反映出其形成环境和条件的不同,这种能反映火成岩生成环境和条件的岩浆作用产物特征的总和称为火成岩的相。 首先,将火成岩的相划分为侵入岩相和火山岩相两大类,每一类还可以进一步细分。 侵入岩根据其形成的深度划分为深成相、中深成相和浅成相三种。
◎深成相:形成深度大于10km,岩体规模大,常呈大岩基出现。 因处于地下深处,降温速度慢,结晶充分,所以岩石粒度粗,出现低温矿物组合(如低温石英),斜长石无环带。
◎中深成相:形成深度为3~10km,岩体规模较大,岩石一般为中粒、中粗粒和似斑状结构,为低温矿物组合。
◎浅成相:形成深度小于3km,岩体规模较小,常呈岩墙、岩床、岩脉、小岩株、隐爆角砾岩体等。 因岩浆侵位浅,冷却速度快,所以岩石结晶程度差,具有粒度细或隐晶质及斑状结构特征,矿物保存了高温状态下的特征,为高温矿物组合。
同一个侵入体,尤其是规模大、形成深的岩体,由于从岩体边缘到中心,固结时的冷却速度由快到慢,矿物粒度也常具有由细变粗的特点。 并且因结晶分异作用,矿物成分及含量从岩体边缘到中心也会有明显变化。 因此侵入体从边缘到中心还可进一步分为边缘相、过渡相和中心相。
◎边缘相:分布在岩体边部,因岩浆冷却快,岩石多呈细粒或斑状结构,成分偏基性,常见有流动构造和围岩捕虏体。
◎中心相:分布在岩体内部,成分偏酸性,因岩浆冷却缓慢,矿物结晶好,岩石粒度粗,为等粒结构或似斑状结构,缺少围岩捕虏体。
◎过渡相:分布在边缘相和中心相之间,宽度一般大于边缘相,成分和结构特征介于边缘相和中心相之间。
二、火山岩
广义的火山岩(Volcanic Rock)包括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和次火山岩:①由火山通道溢流出地表的岩浆冷凝形成的岩石称熔岩(狭义火山岩);②由火山爆发产生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胶结而成的岩石称火山碎屑岩;③与火山活动有关的超浅成侵入岩称次火山岩。 火山活动使岩浆从地下高温高压环境急速进入到地表的常温常压环境,快速的冷却使熔岩的结晶程度很差,或来不及结晶形成火山玻璃。 压力的突降和挥发分的大量散失,使骤冷的岩浆很难晶出含水矿物。 这是火山岩与侵入岩在生成条件方面的主要区别之一。
1.火山的喷发方式
火山岩的产状与火山喷发方式和喷出物的性质有关,火山喷发方式有两种划分方案:
(1)根据火山通道或火山口的形态划分为中心式、裂隙式和顶蚀式喷发。
◎中心式喷发:是岩浆沿管状通道喷出地表,常伴有强烈的爆发,除喷出大量气体外,还有大量的火山碎屑物,如火山弹、火山砾和火山灰等。 中心式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岩产状主要有火山锥、火山口、熔岩流和岩钟、岩针等。
◎裂隙式喷发:是岩浆沿构造裂隙或断裂呈线形喷出至地表,沿地面泛流,喷发规模大,熔岩的覆盖面积广,可达数万甚至数十万平方千米。 由于多次喷发,厚度一般也很大,可达2km左右(如印度德干高原)。 基性岩浆黏度小、流动性大,裂隙式喷发时可形成大面积的泛流玄武岩,它们在地形上多形成熔岩高地,又称高原玄武岩。
◎顶蚀式喷发:也称面式喷发,是由于岩浆房顶板被岩浆熔透而呈溢流式喷发,常形成大面积的熔岩流。
(2)根据火山爆发强度划分为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普林尼式、武尔卡诺式、培雷式等,它主要是针对现代中心式火山喷发而划分的。
2.火山岩的产状
◎火山锥: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围绕火山通道堆积形成的锥状体,中心为火山口或破火山口,多为爆发或爆发与宁静溢流相间的中心式喷发形成。 可进一步分为:①火山碎屑岩锥,又称火山渣锥,组成火山锥的物质全部为火山碎屑;②熔岩火山锥,又称盾火山,组成火山锥的物质全部或几乎全部为熔岩,主要为玄武岩;③复合火山锥,又称层火山,是由熔岩与火山碎屑岩互层组成。
◎熔岩流:是岩浆以宁静的方式自火山口流出,主要为黏度小的基性岩浆,酸性岩浆少见。 溢流出来的岩浆可形成熔岩被、线状熔岩流、熔岩台地等。 在地表流动的熔岩流由于表壳与内部冷却速度不同,常形成形态各异的外表,如绳状、渣状。 水下喷发的熔岩或陆地熔岩流入水中时,因淬冷作用而形成枕状的熔岩和尖棱状熔岩块。
◎岩钟和岩针:黏度较大、挥发分的大量散失的酸性和碱性岩浆,难以流动,在火山口上方堆积形成陡立的形态,为岩钟(图1-5a);若因黏度大、失去爆发能力,只能像挤牙膏似的被动挤出火山口形成陡立的尖顶柱状体,为岩针(图1-5b)。
◎火山颈:是火山锥被剥蚀后,露出的火山管道中的充填物。 火山颈在浅部直径通常较大,向深部变小。 充填物为熔岩、火山碎屑岩。
3.火山岩的相
火山岩相的研究对恢复古火山机构具有重要作用。根据火山喷发环境可分为陆相火山岩和海相火山岩,但目前对火山岩相的划分主要是根据产出方式,划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溢流相:或称喷溢相,是最常见的一种火山岩相,由从火山通道中溢流出来的熔岩组成,形成于火山喷发的各个阶段。 常形成熔岩被、熔岩流和熔岩台地等。
◎爆发相:也是常见的一种火山岩相,以火山喷发开始阶段和高潮阶段最为发育。 由强烈火山爆发产生的碎屑物堆积而成的火山碎屑岩组成,主要有空落堆积(从火山口喷向空中的所有物质)、碎屑流堆积(主要形成塑性-半塑性的熔结火山碎屑岩)、火山基浪堆积(是蒸气岩浆喷发的产物,以火山灰和火山角砾为主)和火山泥流堆积(由火山成因的各种碎屑与水的混合体构成)。
图1-5 岩钟(a)和岩针(b)
◎侵出相:火山喷发末期,因挥发分大量散失,岩浆失去爆发能力,黏度大、流动能力差的酸性-碱性残余岩浆,从火山通道上部或火山口旁侧裂隙中被挤出地表形成的陡峭岩丘,如岩钟、岩针等。 侵出相主要由熔岩组成,由于受挤压等影响,也可形成自碎的角砾熔岩、集块熔岩。
◎火山颈相:又称火山通道相,充填于火山通道中,由残余岩浆冷凝形成的熔岩、火山碎屑岩、碎屑熔岩、熔结火山碎屑岩等组成。 与侵出相的区别是火山颈相是岩浆在地表之下固结。 火山颈相岩石产状陡,横断面近圆形,又称岩颈、岩筒、岩管,是中心式喷发的火山通道相;裂隙式喷发的火山通道相岩石则呈岩墙产出。
◎次火山岩相:又称潜火山岩相,与火山岩同源、同成分,但因岩浆喷发晚期压力不足,岩浆未能喷出地表而在地壳浅部定位固结成岩。 次火山岩以熔岩状为主,但结晶程度往往好于熔岩,也有隐爆角砾岩、震碎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
◎火山沉积相:是火山活动叠加沉积作用的产物,主要出现在火山喷发的低潮期和间歇期,在水盆中、破火山口洼地中沉积,由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岩、沉积岩组成。
地层的形成
地层的形成主要受到沉积和岩浆活动的影响。
关于底层形成的解释:
地层是地质历史时期形成的层状岩石的总称,是地质历史的重要记录。
沉积岩是地层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石灰岩、泥岩、砂岩等。 这些岩石通常是由沉积物在地表或水底积累而形成的。 沉积物可以是岩石碎片、化石、矿物或有机物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沉积物会逐渐固结形成岩石,即地层。
岩浆岩也是地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花岗岩、玄武岩等。 这些岩石是由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却后形成的。 岩浆可以是来自地壳深处的熔岩或火山喷发的岩浆。 当岩浆冷却后,它会逐渐形成岩石,这些岩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地层。
地层形成后,是由于地壳运动的影响,地层会发生倾斜、折叠和断裂等现象。 这些变形可能是由于地壳板块的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原因引起的。
地层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沉积、岩浆活动、地壳运动等。 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地球上丰富多彩的地质景观和地层结构。
地层在地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
1、地层记录了地球历史上的生物演化和环境变化。 在地层中,大家可以发现许多化石和矿物,它们是古生物和古环境的直接证据。 通过对这些化石和矿物的研究,大家可以了解古生物的演化和环境的变化,进而推断出地球的演化历史。
2、地层也是地质学家研究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依据。 通过研究地层的形成、堆积、变形和变质等现象,地质学家可以推断出地球的演化历史和地壳运动的历史。 例如,通过对地层的测量和研究,大家可以了解地球的板块运动和地震活动的历史。
标签: 呈现出五颜六色的岩石层 由火山岩浆喷发形成的奇特地貌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