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偃师北海,又名北海湖,是一个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境内的淡水湖,距省会郑州约40公里。它是一处鲜为人知的自然奇观,隐藏在嵩山脚下,美景令人惊叹。
历史
北海湖的历史悠久,相传形成于西汉时期。相传当时,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的谋士张良在此隐居,并在此修炼道术。北海湖因其地貌奇特,被当地人称为“张良洞”。
地质奇观
北海湖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指由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和白云岩)被水溶解和侵蚀后形成的地貌特征。
北海湖周围分布着大量的溶洞和石柱。这些溶洞中有许多相互连通,形成了一座庞大的地下迷宫。北海湖的石柱形态各异,有的如巨型蘑菇,有的如石林,十分壮观。
水文特征
北海湖的水源主要来自地下泉水。湖水清澈见底,水温常年保持在10-15摄氏度之间。湖中生活着多种鱼类和水生植物,形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生态系统。
旅游景点
北海湖是一个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旅游胜地。游客可以在湖畔漫步,欣赏湖光山色。湖中设有游船,可以乘坐游船游览湖中的溶洞和石柱。
北海湖周围还有一些历史文化景点,值得一游。如张良庙、岳王庙和观音堂等。这些景点为北海湖增添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游览攻略
最佳旅游时间: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景色最佳。
交通:可从郑州、洛阳等城市乘坐高铁或汽车前往偃师市,再转乘出租车或公交车前往北海湖。
门票:北海湖门票为40元/人,游船费用另计。
游览时间:建议安排半天时间游览北海湖。湖畔漫步约需1-2小时,游船游览约需1小时。
餐饮住宿:北海湖周围有少数餐馆和农家乐,提供当地特色美食。住宿方面,可以在偃师市区预订酒店。
注意事项
- 北海湖的溶洞较多,游览时需注意安全,谨防滑倒。
- 游船时需穿戴好救生衣。
- 北海湖禁止游泳。
- 请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
结语
偃师北海是一个鲜为人知的自然奇观。它既有壮观的喀斯特地貌,又有清澈的湖水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如果你厌倦了喧嚣的城市生活,不妨来北海湖走一走,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洛阳的名胜古迹有哪些
仰韶遗址【仰韶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75公里处渑池县仰韶乡仰韶村。 面积30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层厚4米,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的重要遗址。 著名的仰韶文化即以1921年首先于此处发现而得名。 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再次进行发掘。 发掘仰韶及同类遗址所获得的丰富资料,为研究仰韶文化的性质、类型和分期打下了基础。 仰韶文化分布于黄河中游,以河南、山西、陕西为中心,时代距今约六七千年。 �王湾遗址【王湾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约3公里处郊区谷水镇王湾村涧河东南岸第一台地上。 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 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1960年春,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师生曾两次进行发掘,掘基共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 遗址包括新石器时代,以及周代、晋代、北朝诸时期的文化堆积。 新石器时代文化层一般可达3米左右,又可分为王湾一期(仰韶文化)、王湾二期(过渡期)、王湾三期(河南龙山文化)遗存。 王湾遗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龙山过渡期文化的资料,证实定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新石器时代考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孙旗屯遗址【孙旗屯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2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孙旗屯村。 东西宽180米,南北长500米。 1954年,河南省文物工作队进行发掘。 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仰韶、龙山过渡期文化,龙山文化以及商文化的遗迹遗物。 其中仰韶期出土有陶、骨、石器以及兽骨等,陶器以红陶为主,亦有彩陶;过渡期出土有灰色或红色素面陶、彩陶、极少数蛋壳陶、磨光陶、骨镞、石斧、石刀以及猪骨等;商代出土有铲、石片、陶纺轮、骨镞、卜骨、陶环等,陶器多绳纹。 该遗址是研究中原地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 �矬李遗址【矬李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南4公里处郊区古城乡矬李村伊洛二水之间。 台地南北长约700米,东西宽约500米。 1975年冬、1976年春由洛阳市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试掘。 遗址文化层堆积很厚,可分为五期。 第一期为仰韶文化,第二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第三期为河南龙山文化煤山期,第四期为二里头一期文化,第五期为二里头二期文化。 它再一次证实了二里头类形文化是由河南龙山文化发展而来的。 矬李遗址位于传说中的夏都范围,对探索夏文化有重要价值。 �东马沟遗址【东马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4公里处郊区孙旗屯乡东马沟村。 1956年,文物考古部门进行了部分发掘,清理了11座古墓葬,出土有成套的酒器及盆、豆、罐等陶器,不少器物显得精致美观。 还发现有灰坑和房基。 出土器物特点与二里头二期文化遗存相似,为探索夏商文化提供了线索。 �桥北村遗址【桥北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约85公里处嵩县库区乡桥北村。 东西长35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8.75万平方米。 1956年冬发现,1959年夏复查。 出土陶器以细泥红陶、粗红陶和白衣彩陶为主,还有少量夹砂粗陶;石器有钻孔石刀、石镰、石凿、石轮、石斧等。 属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 �苏羊遗址【苏羊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75公里处宜阳县张坞乡苏羊村。 东西宽800米,南北长1000米。 文化层堆积达6米。 陶器有泥质彩陶、竖此泥质黑陶、夹砂灰陶;石器有刀、镰、斧、铲、网坠、圆形器等。 苏羊遗址面积大,内涵丰富,延续时间长,对研究新石器文化有重要价值。 �唐坡遗址【唐坡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70公里处洛宁县涧口乡唐坡村。 东西宽3000米,南北长400米。 主要遗物为陶器和石器,陶器有细泥彩陶、素面红陶、夹砂粗红陶,石器有网坠、斧、镰等。 �禄地遗址【禄地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判纤谨南108公里处洛宁县陈吴乡禄地村。 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总面积48万平方米。 陶器为夹砂粗陶、细泥灰陶、磨光黑陶、夹砂红陶等。 器型有鼎、鬲、盆、小口罐等。 石器有石斧、石刀。 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 �土门遗址【土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南33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土门村。 东西长800米,南北宽250米,总面积20万平方米。 1965年发现,经考古部门调查,发现房屋4座,瓮棺葬3座。 灰坑呈圜底,有袋形、锅形两种,器物有泥质红陶缸、釜、釜形鼎、盆等,还有红项钵、尖底瓶、高颈瓮等。 以图案别致的瓮棺伊川缸最有名。 文化特征接近洛阳王湾遗址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 �邵窑遗址【邵窑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20公里处宜阳县寻村乡邵窑村。 东西长900米,南北宽240米,文化层厚达6米。 1978年发现。 陶质为泥质红陶、夹砂红陶、夹砂灰陶、泥质灰黑陶等;石器有斧、铲、刀、纺轮、环状器等。 该遗址面积大,堆积丰富,保存较好,对研究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过渡有重要意义。 �墁子头遗址【墁子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南约200公里处栾川县城关镇墁子头村。 1958年发现。 遗物有陶片、石斧、石镞等。 上层为龙山文化,下层为仰韶文化。 �灰嘴遗址【灰嘴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东南约40公里处偃师市缑氏镇灰嘴村。 面积约3万平方米。 文化层自上而下依次叠压为商代文化层、龙山文化层、仰韶文化层。 三层总厚度约5米。 如此三层叠压的情况,在黄河以南属首次发现,对研究三者承袭关系有重要价值。 �卦沟遗址【卦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北13公里处孟津县朝阳乡卦沟村。 被沟分为东西两部分,沟西面积为2.2万平方米,沟东面积为6.4万平方米。 出土有炭化谷物遗痕、泥质灰陶碗、夹砂灰陶片等,还有少量石刀、石镰等。 �高平寨遗址【高平寨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高平寨村。 总面积2.24万平方米。 分东西两部分。 遗物、遗迹有灰坑、红烧土块、石器、陶器等。 陶器以红陶为主,有陶钵、尖底陶瓮等。 含仰韶、龙山两种文化类型。 �东干沟遗址【东干沟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北1公里处东干沟(东涧沟)村。 1958年开始发掘,先后三次共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龙山文化灰坑5个,二里头型灰坑126座,窑址4座,墓葬5座。 该遗址以二里头文化为主,文化层厚2米,面积在15万平方米以上。 �白元遗址【白元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南38公里处伊川县白元乡白元村。 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 1979年发掘。 遗址中有房基、墓葬、灰坑等。 遗物有陶器、石器、骨器、铜器等。 该遗址提供了河南龙山文化向二里头文化过渡期及二里头文化早期的实物资料,有重要学术价值。 �南岗遗址【南岗遗址】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西40公里处新安县铁门镇南岗村。 总面积4.25万平方米。 主要器物有磨制石器斧、刀、铲,陶器有大口尊、鬲、鼎、高颈罐等,均为泥质灰陶。 遗址保存完整,对研究夏、商文化有很高价值。 �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东约25公里处偃师市翟镇镇二里头村。 东西长约2.5公里,南北宽约1.5公里。 文化遗存可分为四期,一、二期属于夏文化,三、四期属于商文化。 此处即夏都斟寻阝故址。 出土石器、陶器等器物多种。 所出青铜器如刀、爵、铃、镞等,是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青铜器。 墓葬显出差别。 第三期发现宏伟的宫殿遗址,其台基略呈正方形,坐北面南,东西108米,南北100米。 在台基中北部有一座面阔8间、进深3间的大殿遗址。 此外还有铸造、制骨、制陶作坊遗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59年开始的大面积发掘,至今仍在进行中。 二里头遗址范围广大,遗存丰富,地层关系清楚,对探索夏文化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尸乡沟商城遗址【尸乡沟商城遗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洛阳城东32公里处偃师市城关镇洛河北岸尸乡沟一带。 西南距二里头约6公里。 此处即商都西亳遗址。 公元前16世纪商汤灭夏桀后,在此建都立国。 城址略呈长方形,南北长1700余米,东西宽北部1215米、中部1120米、南部740米。 四面有城墙遗址。 共发现城门7处,东垣、西垣各3座、北垣1座。 城内道路纵横交错,城外有宽4.6米的环城路。 城内中偏南部,分布3座小城,宫城居中,正方形,长宽各200余米。 在其东部偏北和东南隅有两座宫殿遗址,另两座小城分别位于其东南部、东北部,可能属营房、库房一类。 出土有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等。
洛阳是个怎么样的地方?
一、自然地理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东西长约179公里,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错综复杂,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廛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九朝古都朝代 名称 都城位置 所居帝王建都时间1.夏 斟鄩 偃师二里头太康、仲康、孔甲、帝皋、夏桀 前2070年—前1600年2.商 西亳 偃师尸乡禅橡枣沟商汤、外丙、仲壬、太甲等 前1600年—前1046年3.西周 洛邑、成周 瀍河两岸 成王、康王、昭王、穆王等前1046年—前771年4.东周 洛邑 王城(涧河两岸) 平王至赧王,共25王前771年—前256年5.西汉 雒阳 汉魏故城 高祖 前202年—前199年6.东汉 雒阳 汉魏故城 光武帝至献帝,共12帝 25年—190年7.曹魏 洛阳 汉魏故城 文帝至元帝,共5帝 221年—265年8.西晋 洛阳 汉魏故城 武帝至愍帝,共4帝 265年—313年9.北魏 洛阳 汉魏故城 孝文帝至孝武帝 共七帝 493年—534年10.隋东都、东京隋唐故城 炀帝、恭帝 606年—618年11.唐洛阳宫 东都神都-武则天 东京 隋唐故城 高宗、武后、中宗、玄宗、昭宗、哀宗 六帝 657年—908年(其间都洛40余年)12.后梁 西都 隋唐故城 太祖、郢帝、末帝 909年—913年13.后唐 东都 隋唐如帆故城 庄宗、明宗、闵帝、末帝 923年—936年14.后晋 西京 隋唐故城 高祖 936年—938年(约2年)15.民国 洛阳 洛阳市 1932年洛阳在明清时期为河南府治,民国时期设有专员公署,1948年置洛阳市,但为县级市属洛阳地区管辖,1956年为地级市(省辖市)。 洛阳被称为“九朝古都”、“十三朝古都”。 其中,“九朝古都”的九指的是多的意思,“十三朝古都”中的13指的是建都的朝代数量。 特别注释洛阳的历史上的情况比较复杂,容易引起误解。 1. 商、周、汉、魏诸朝都有多次迁都的历史,这些朝代的都城从历史纵向上看可能不只一个,洛阳是其中的一个。 例如商就先后多次迁都,所以安阳、郑州、洛阳都曾经是商的都城。 其中安阳最为著名。 公元前14世纪,商朝第十代国王盘庚,从山东“奄”(今曲阜附近)迁都到“殷”,成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2. 中国部分朝代的首都不只一个。 出于战略上和经济上的需要,一些巨大王朝会设立陪都,例如唐,举世公认其首都为长安,洛阳之所以称为其都,是因为唐代统治者定洛阳为其行宫和巡幸之地,故有“东都洛阳”之称。 虽然在影响和地位上不能和长安相提并论,但毕竟有别于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 3. 洛阳曾经是中华民国的陪都,“一·二八”淞沪之战和八年抗战中,曾两次迁都,前一次迁洛阳为“行都”,第二次迁重庆为“陪都”,南京作为中华民国法定首都的地位不改。 二、 历史沿革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 “洛”本作“雒”,三国·魏改。 周成王时周公营雒邑,此为成周城所在。 战国时改称雒阳。 秦置县,为三川郡治;汉后历为河南郡、司州、洛州、河南府、河南路治所。 解放后(1948年)析洛阳县城区置市。 1955年洛阳县部分地区并入。 现在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贺拆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夏太康迁都斟,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侯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12年,民国建立,废河南府,设河洛道,道尹公置驻洛阳,辖洛阳、偃师等19县。 1920年,直系军阀吴佩孚筋踞洛阳,在洛阳设置了两湖巡阅使公署和陆军第三师司令部。 1923年,河南省长公署迁于洛阳,洛阳成为河南省会。 1932,日军进攻上海,国民党政府定洛阳为行都,并一度迁洛办公。 1938年6月,华北大部分地区沦陷,洛阳成为北方抗日前哨,国民党第一战区长官司令部驻洛阳。 1939年秋,河南省政府再次迁洛,洛阳第二次成为河南省会。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1949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1955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1956年,建成洛阳市老城区、西工区和郊区,次年成立瀍河区。 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新成立吉利区。 1983年新安、孟津、偃师改隶洛阳市,洛阳所辖登封市划归郑州市管辖。 1986年,洛阳地区撤销,洛宁、宜阳、嵩县、栾川、汝阳、伊川改属洛阳市。 1993年,偃师县改为偃师市。 2000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洛阳郊区更名为洛龙区。 三、行政区划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六个城市区,总面积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 四、民族人口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全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5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超过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 2005年末洛阳总人口641.7万。 四、工业科技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是洛阳的一大特色。 现有50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和东方红拖拉机、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HJD04程控交换机、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14个。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100亿元,正在全力实施16户企业、48个项目的“1648”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发展石油化纤、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3大新兴优势产业。 “十五”末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可达1000亿元左右。 洛阳科技实力雄厚。 拖研所、轴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个部属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 现有“两院”院士5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 九五”期间全市科技成果1280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483项,技术交易额年均3亿元以上。 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软件园各1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企业美国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已入驻创业。 全市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6个,高新技术产品295种。 五、城市建设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大规模改造了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道煤气、集中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广场景点绿化等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牡丹广场、洛浦公园。 青年宫广场、中亚广场等一批公共绿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洁畅亮。 目前,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六、 物产资源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 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洛阳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属、2308种及198个变种、6个变型。 洛阳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342种,其中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理学480余种。 水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 七、旅游资源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 北25公理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 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 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 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八、农村经济洛阳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林果、中药材、烟叶、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奶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洛阳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有珍贵的领椿木、铁杉、连香、银杏、山白芍等树种;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树、油桐等;有经济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苹果、柿子等。 还是重要的药材产地,种类多达1480余种。 洛阳是河南小麦重要产区,偃师的小麦栽培技术驰名全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油料等。 土特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偃师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黄河鲤鱼,新安的柿子和樱桃,洛宁绿竹和猕猴桃等等。 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誉海内,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山羊和大尾牛生产基地县。 九、 综合实力近年来,洛阳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111.5亿元,较上年增长15.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20.9亿元,比上年增长32.3%。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 2000年龙门石窟荣列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环境明显改善。 认真落实科教兴洛战略,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十、 洛阳市花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 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 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 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 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周恩来总理曾经说牡丹应当是国花。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将牡丹定为市花。 目前,洛阳牡丹已达700余个品种,2300万株,5400亩,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 拥有王城公园、国色牡丹园等4大高品位观赏园。 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洛阳牡丹已实现四季开花,盛花期不断延长。 洛阳牌牡丹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1983年起,洛阳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成功举办了24届洛阳牡丹花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全国四大名会之一。
●河南 洛阳●
自然地理洛阳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111.8’至112.59’,北纬33.35 至35.05之间。 亚欧大陆桥东段,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 洛阳地理条件优越。 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年平均气温14.2`C降雨量546毫米。 东邻郑州,西接三门峡, 北跨黄河与焦作接壤,南与平顶山、南阳相连。 东西长约179公里, 南北宽约168公里。 洛阳地势西高东低。 境内山川丘陵交错,地形复杂多样,其中山区45.51%,丘陵40.73%,平原占13.8%,周围有郁山、邙山、青要山、荆紫山、周山、樱山、龙门山、香山、万安山、首阳山、嵩山等多座山脉;境内河渠密布,分属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水系,黄河、洛河、伊河、清河、磁河、铁滦河、涧河、瀍河等10余条河流蜿蜒其间,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宽手。 历史沿革洛阳因地处古洛水之阳而得名,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中国古代伏羲、女娲、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 夏太康迁都斟 ,商汤定都西毫;武王伐纣,八百诸候会孟津;周公辅政,迁九鼎于洛邑。 平王东迁,高祖都洛,光武中兴,魏晋相禅,孝文改制,隋唐盛世,后梁唐晋,相因相袭,共十三个王朝。 汉魏以后,洛阳逐渐成为国际大都市,隋唐时人口百万,四方纳贡,百国来朝,盛极一时。 1948年,洛阳解放,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成立。 析洛阳县城区雀世为市,与洛阳县并置。 次年12月,洛阳市人民民主政府改称洛阳市人民政府。 1954年,洛阳市升格为河南省直辖市。 次年洛阳县撤销,一部分并入洛阳市,其余部分划入偃师、孟津等县。 行政区划洛阳现辖偃师市、孟津、新安、洛宁、宜阳、伊川、嵩县、栾川、汝阳等一市八县和涧西、西工、老城、廛河、洛龙区、吉利六个城市区,总面积平方公里, 市区面积544平方公里。 民族人口洛阳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全市共有3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98.8%, 其他少数民族约占全市总人口的1.2%,其中超过500 人的民族有回族、满族和蒙古族。 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超过6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0%以上。 2004年末洛阳总人口638.39万,市区人口140多万工业科技大中型骨干工业企业集中,是洛阳的一大特色。 现有5000多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机械电子、石油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等6大支柱产业和东方红拖拉机、洛阳浮法玻璃、大阳摩托、HJD04程控交换机、白马棉纱、牡丹铜材等一大批国际国内名牌产品。 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6个,省级14个。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投资100亿元,正在全力实施16户企业、48个项目的“1648”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发展石油化纤、煤电铝一体化、电子信息3大新兴优势产业。 “十五”末全市工业销售收入可达1000亿元左右。 洛阳科技实力雄厚。 拖研所、轴研所、耐研所、014中心、石化工程公司等14个部属科研所每年都推出众多的高科技成果。 现有“两院”院士5名,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20%。 九五顷巧肢”期间全市科技成果1280项,其中国家级43项,“省部级483项,技术交易额年均3亿元以上。 有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省级软件园各1个,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企业美国卡博陶粒公司等487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已入驻创业。 全市被省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46个,高新技术产品295种。 城市建设近年来,洛阳市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为龙头,相继实施了以“建设7路5桥1园、整治3个景点、搞好3项公益设施”为主要内容的“”工程,以绿、亮、净、美、畅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形象工程”和以景区建设治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创建文明景区、文明城市”工程,,大规模改造了城市进出口道路和市区路网,兴建了东西长达14公里、绿地147万平方米、水面148万平方米的洛河风景游览区,新建了城市供水、污水处理、管道煤气、集中供热等公共设施,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形象品位明显提升。 洛阳城市建成面积已达105平方公里,市区道路总长近300公里。 注重生态环境建设,庭院绿化、道路绿化、广场景点绿化等绿化工程成效显著,建成了牡丹广场、洛浦公园。 青年宫广场、中亚广场等一批公共绿地,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人均公共绿地7平方米,已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 城市综合管理不断加强市容市貌整洁畅亮。 目前,洛阳正以突出名城特色、实现洛河南北对应发展为目标,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加强历史文化名城风貌保护,不断提高城市环境质量和文化品位,努力实现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融合统一。 物产资源洛阳物产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已探明有钼、铝、金、银、钨、煤、铁、锌、水晶、铅等甲类矿产资源26种,这些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易于开采利用。 其中钼矿储量居全国首位,为世界三大钼矿之一。 洛阳市森林植物中有高等植物173科、830属、2308种及198个变种、6个变型。 洛阳市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全市有陆栖脊椎动物342种,其中有珍稀动物190余种,天然药物理学480余种。 水资源也很丰富,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廛河、涧河等河流和陆浑、故县两座大型水库。 旅游资源洛阳位于豫西山区,东临嵩岳,西依秦岭,南望伏牛,北靠太行,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孕育了名山大川、河湖瀑布、溶洞温泉、原始森林等风景名胜。 北25公理有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及举世瞩目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270平方里浩淼水面与崇山峻岭融为一体,构成一幅北方千岛湖的壮观画面。 东80公理有中岳嵩山及少林寺名胜, 青山叠翠,峰峦耸峙,寺庙巍巍,武校林立。 南部和西部50到160公里范围内,分布有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龙峪湾、花果山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伏牛山,有栾川老君山、洛宁神灵寨、嵩县天池山、新安青要山等8个省级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还有“北国第一溶洞”鸡冠洞、“北国水乡重度沟和陆浑水库旅游度假区等景点。 这些胜景密布且景景相连的自然景观,或山巍水澈,或峰奇水石怪,或谷狭洞幽,或竹翠林茂,或泉清瀑壮,融雄峻、奇险、秀丽于一炉,集豪野刚阳、明秀阴柔为一体,兼具南北自然风光之神韵。 随着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小浪底至南部自然景区旅游快速通道的建设,这些久违人间的于生丽景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 农村经济洛阳农业结构调整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区域化、规模化发展,优质专用粮食、林果、中药材、烟叶、花卉苗木等六大支柱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畜牧业发展步伐加快,奶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 洛阳境内生物资源十分丰富,农业经济作物种类繁多。 有珍贵的领椿木.铁杉、连香、银杏、山白芍等树种;有天然化工原料植物漆树、油桐等;有经济植物核桃、山楂、板栗、苹果、柿子等。 还是重要的药材产地,种类多达1480余种。 洛阳是河南小麦重要产区,偃师的小麦栽培技术驰名全国,亩产高达千斤以上。 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烟叶、油料等。 土特产品远近闻名,主要有偃师的泡桐,孟津的梨和黄河鲤鱼,新安的柿子和樱桃,洛宁绿竹和猕猴桃等等。 孟津的奶山羊和伊川的大尾牛享誉海内,分别被国家确定为山羊和大尾牛生产基地县。 综合实力近年来,洛阳抢抓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机遇,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 2004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904.6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2.8亿元(按所得税改革前老口径完成50.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5.9%和36.1%。 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和工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入。 2000年龙门石窟荣列世界遗产名录。 2001年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旅游环境明显改善。 认真落实科教兴洛战略,科技、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深入推进,连续三次荣获国家、省双拥模范城称号。 洛阳市花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富丽堂皇,国色天香,自古就有富贵吉祥、繁荣昌盛的寓意,代表着中华民族泱泱大国之风范。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 ”洛阳牡丹根植河洛大地始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 相传,唐武则天寒冬设宴赏花,令百花绽放,唯牡丹不从,贬之洛阳。 岂知迁洛后竟吐蕊怒放。 武后闻知,命火烧牡丹。 牡丹枝干烧焦,次年却依旧叶荣华发,且花更大,色更艳。 洛阳牡丹遂驰名天下做花魁,洛阳人培育牡丹、观赏牡丹亦日盛成俗。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和白居易所赞:“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 1982年,洛阳市人大常委会正式将牡丹定为市花。 目前,洛阳牡丹已达700余个品种,2300万株,5400亩,遍布全城园林景点、街头花坛、机关庭院和城郊园圃。 拥有王城公园、国色牡丹园等4大高品位观赏园。 在科技进步推动下,洛阳牡丹已实现四季开花,盛花期不断延长。 洛阳牌牡丹也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市场。 从1983年起,洛阳人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台,经贸、旅游唱戏,成功举办了21届洛阳牡丹花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全国四大名会之一。 各大景点□ 龙门山色龙门,古称伊阙,隋唐以后始称“龙门”。 这里两山夹峙,形若门阙,伊水流经其中,宛如一条长龙穿门而过。 白居易曾说“洛阳西郊山水之胜,龙门首焉”,因而“龙门山色”很早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首。 □ 马寺钟声马寺钟声是洛阳八大景的另一景。 白马寺到了北魏、唐、宋时代,因为佛教极盛,寺院殿堂巍峨,曾有僧众千余名,僧人们每天早晚按时上殿诵经。 每当月白风清之夜,晨曦初露之时,殿内击磬撞钟佛诵,钟声悠扬飘荡,远闻数里,听之使人心旷神怡。 到了明代,寺内有口大铁钟,重约5000余斤,钟声特别洪亮。 据传这口钟与洛阳东大街钟楼上的一口钟音律一致,可以共鸣。 人们往往在听到白马寺钟声的同时,紧接着洛阳城钟楼上的钟也响了,民间流传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佳话。 因此,马寺钟声被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 金谷春晴金谷园,是西晋石崇的别墅,遗址在今洛阳老城东北七里处的金谷洞内。 石崇是有名的大富翁。 他因与贵族大地主王恺争富,修筑了金谷别墅,即称“金谷园”。 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 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 石崇因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 石崇用绢绸子针,铜铁器等派人去南海群岛换回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等贵重物品,把园内的屋宇装饰得金碧辉煌,宛如宫殿。 金谷园的景色一直被人们传诵。 每当阳春三月,风和日暖的时候,桃花灼灼、柳丝袅袅,楼阁亭树交辉掩映,蝴蝶翩跃飞舞于花间;小鸟啁啾,对语枝头。 所以人们把“金谷春晴”誉为洛阳八大景之一。 □ 邙山晚眺邙山又名平逢山,太平山,郏山。 它像一条长龙蜿蜒横卧洛阳之北,东西横旦数百里,海拔约250米,如同洛阳的天然屏障。 俗话说“生在苏杭,葬在北邙”,古人把气势雄伟,土质深厚的北邙当作死后长眠的好地方。 孟津新庄村附近古冢林立,这就是东汉诸陵和王公大臣们的墓葬区。 每当春天清明时节和秋高气爽的重九(农历九月九),成群结队的男女都要踏青登高远望。 特别是城北的翠云峰,唐宋时代古木森列,苍翠如云,是人们登高游玩的圣地。 每当夕阳西下,暮色茫茫,万盏华灯初上,万户炊烟袅袅,站在峰顶观看山下高大的城郭,雄伟的宫阙,宽广的园囿,富丽堂皇的楼阁,十分壮观。 这就是洛阳八大景之一的“邙山晚眺”的写照。 □ 天津晓月天津桥,在洛阳桥东100米处,古时用铁索连起无数大船而形成的一座浮桥。 建于隋炀帝大邺元年(公元605年),后来,被隋末农民起义军烧掉,到唐代,才改建为石桥就,隋唐城周围五十余里,人口百余万。 洛河自西向东穿城而过,天津桥横跨其上,北与皇城的南门、端门相应,南与长达“七里一百三十步”“街宽百步”的定鼎门大街相接,为都城南北之通衢。 每当凌晨时分,晓月还挂在天空,天津桥上的行人就熙熙攘攘车马如流了,无怪乎唐代诗人列希夷写道“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里”,真是写景如画。 天津晓月历来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之一,因此唐宋诗人有不少歌咏天津晓月的诗篇。 可惜自宋以后,历经五百余年的战火,天津桥被破坏了。 □ 洛浦秋风洛河,自隋唐直至北宋五百余年,经过千百万劳动人民的治理,既有舟楫之便,又有风景之胜。 那时的洛河,桃李夹岸,杨柳成荫,长桥卧波,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特别是“金风消夏”“半月横秋”的时节,更是充满诗情画意。 千余年来,洛宾景色便使许多诗人留连忘返。 早在三国时,曹子建说他在河畔遇到一位神女,他就借题发挥写了一篇《洛神赋》。 号称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麟、骆宾王曾徘徊洛宾,不忍离去。 唐高宗时,上官仪循着河堤,缓辔咏诗,洛宾景色之佳,可以想见。 □ 平泉朝游在洛阳城南30里,龙门西边的山脚下,有个梁家屯村。 这里山峦环抱,林木掩映,泉水源口,清溪萦回,这就是唐武帝时宰相李德裕的别墅椘郊易□ 铜驼暮雨“铜驼暮雨”是洛阳八大景的最后一景。 城东关外的中通巷,隋、唐、宋时叫“铜驼陌”,它位于隋唐城的城东北隅,当时国际贸易市场叫“丰都市”一带。 它西傍洛河,桃柳成行,高楼瓦屋,红绿相间,每当阳春时节,桃花点点,蝴蝶翩翩,莺铭烟柳,燕剪碧浪,其景色之美,别有洞天,不亚于石崇的金谷园。 隋唐时代这里人烟稠密,每当暮色茫茫,家家炊烟袅袅上升,犹如蒙蒙烟雨,纷纷扬扬,这就是人们赞不绝口的“铜驼暮雨”的由来。 □龙潭沟瀑布西峡县龙潭沟瀑布群风景区位于双龙镇境内,距县城38公里。 景区内共有较大梯式瀑布19个,且一瀑一潭,浇差最大的瀑布135米,最大潭面800平方米,小瀑小潭不计其数。 峡谷都是花岗岩山体,分别显现出龙首、龙口、龙角和龙身。 瀑布两岸山高林茂,有金钗、山茱萸、万年青等名贵中药材和珍稀树种500多种,大鲵、红腹锦鸡等珍贵野生动物不时出没。 主要景点有:八戒窥浴、三鲨闹龙潭神龟望月、绝壁挂雪、蛟龙出海等。 整个景区呈现出山秀、石奇、水澈、瀑高、林茂等明显特点。 □关林关林是埋葬三国时期蜀将关羽首级的地方,也是一处宫殿式建筑群。 此处古柏成林,隆冢丰碑,气派巍巍。 关羽被过去历代王朝尊为“武圣”,是民间信仰者“忠、勇、仁、义”之楷模。 □ 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白云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洛阳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森林区,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1998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鸡冠洞鸡冠洞位于栾川城西鸡冠山,于喀斯特地貌,最早发现于清乾隆年间,是中原一大奇观,号称“北国第一洞”。 □风穴寺风穴寺位于汝洲东北群山环抱之山谷中。 建筑风格奇特,无中轴线,随山就势,步步升高。 始建于五代后汉,金代重建,明、清重修,造型古朴雄伟。 □ 豫西窑洞豫西窑洞是洛阳、三门峡一带农村的一种民居形式,当居民选择好要居住的地点后,先在地面上挖一个百余平方米的大坑,然后在四面打出几孔窑洞,坑沿四周砌一圈矮墙,目前在冢头村还保存下来一部分。 □ 鲤鱼跳龙门很早以前,龙门还未被凿开,伊水流到这里被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 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 它们从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通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 “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 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 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 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终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 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 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 可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 凡是跳不过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 直到今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 后来,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首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 “愚公家乡”王屋山王屋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距济源市区45公里,其云、树、溪、山妙如仙境,宫观林立,高道如云,香客如流,是著名的道教活动中心,号称“天下第一洞天”。 □“猕猴乐园”五龙口五龙口风景区位于济源市东北15公里,是以猕猴、温泉为两大特色的河南省“双十佳”旅游区,也是国家级太行猕猴自然保护区。 景区新建的山野型观光电梯,垂直高度150余米,号称“亚洲第一梯”。 □“茶道之源”九里沟九里沟风景区是王屋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 距市区15公里,以奇异山水风光为主体,并点缀着古老的道教文化。 境内奇峰飞瀑、鹿猴争鸣、云绕峦海、风动林涛,能让人领略到回归自然的妙趣。 □“古曲园林”济渎庙济渎庙,全称济渎北海庙,位于济源市区,是古“四渎”中唯一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存宋、元、明、清古建筑22座,历代碑刻40余通,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博物馆气。 □ 王城公园王城公园该园因建于东周王城故址而得名。 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西北侧的涧河两岸。 占地面积1080亩,是目前洛阳市最大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辟有动物园、金鱼房、狮虎山、熊猫馆等还有游泳池、滑冰场、儿童游乐园等多种游乐设施。 牡丹园内的大型雕塑牡丹仙子淑丽端庄,牡丹阁华丽大方,此处为每年牡丹花会的主观赏点。 游人在此可春赏牡丹夏赏荷,秋看菊花冬观梅。 □ 西苑公园西苑公园位于涧西区南昌路,建在隋代皇家苑林西苑的旧址上,占地200亩。 园内按植物种类分类种植,相互交错,还有牡丹、月季、竹类等专类庭园及牡丹岛、樱花洲等。 时逢春夏,树花并茂, 相映成趣。 园内大型仿古建筑植物展览馆总面积3900平方米,按不同种类分9个展室。 目前全园共有各类植物1500多个品种。 植物园湖光山色、楼台水榭、假山叠石、曲径通幽、小桥流水、风景秀丽□ 牡丹公园牡丹公园位于涧西区牡丹路,以专植牡丹而得名,占地95亩。 园内现有牡丹200多个品种,近7000余株。 尤以姚黄、魏紫、豆绿等品种最为名贵。 此外园内还植有近百种芍药、月季等其它花木。 公园内楼台水榭,风光旖旎,牡丹山上花木葱茏,人工湖内碧波鳞鳞,游人在此泛舟荡桨,兴趣盎然。 每逢春和日丽,花开时节动京城,游人无不盛赞洛阳牡丹甲天下。 □ 洛阳国色牡丹园
标签: 偃师北海 探索河南隐秘的自然奇观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