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博物馆:收藏有丰富的楚文化文物,包括曾侯乙编钟、龙凤玉佩等国宝级文物。

admin 北海旅游攻略 6

荆州博物馆是中国四大博物馆之一,位于湖北省荆州市,收藏有丰富的楚文化文物,包括国宝级文物曾侯乙编钟和龙凤玉佩。

藏品

  • 曾侯乙编钟
    曾侯乙编钟是1978年在湖北省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中出土的。编钟由65件青铜钟组成,重约2.5吨,是世界上现存数量最多、保存最完好的青铜编钟。编钟音色优美,可以演奏12个半音,是古代音乐艺术的杰作。
  • 龙凤玉佩
    龙凤玉佩是1986年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玉佩由青玉制成,长10.5厘米,佩有龙凤纹饰,是楚文化玉器中的精品。
  • 云梦睡虎地秦简
    云梦睡虎地秦简是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共11万余字,记载了秦朝的法律、行政、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内容,是研究秦朝历史的重要资料。
  • 郭店楚简
    郭店楚简是1993年在湖北省荆门市郭店一号楚墓中出土的。楚简共8000余字,记载了老子、庄子、儒家等先秦诸子思想,是研究中国哲学史的重要资料。

参观信息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沙市区荆州博物馆路1号

开放时间:每天9:00-16:00(周一闭馆)

门票:成人60元,学生半价


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有哪些

湖北省博物馆在国内知名度非常高,这里收集汇聚了大量的荆楚文化瑰宝,其中不少绝世国宝级的文物镇守一方,成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穿越了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依旧散发着迷人的魅力之光。湖北省博物馆,原来它居然是博物馆中的佼佼者!只因为馆藏16件国宝级文物——所谓国宝,必须是国家一级甲等文物。要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18件国宝,南京博物馆馆藏10件国宝,河南省博物院馆藏6件国宝...(当然,95年之后国家未再统一鉴定文物级别,所以95年之后出土的文物都不可称为国宝湖北省博物馆馆藏16件国宝级分别是:编钟、编磬、联禁铜壶、大尊缶、铜鹿角立鹤、铜鉴缶、铜尊盘、十六节龙型玉饰、云纹金盏和漏匕、越王勾践剑、大玉戈、错金银龙凤铁带钩、彩漆凤鹿木雕座屏、漆奁画、云梦秦简。其中九个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三个出土于荆州。 1.曾侯乙编钟这套编钟的钟架高大,由长短不同的两堵立面垂直相交,呈曲尺形7根彩绘木梁两端以蟠龙纹铜套加固,由6个佩剑武士形铜柱和8根圆柱承托,构成上、中、下三层。钟架及挂钩(含可以拆装的构件达246个。曾侯乙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层3组为钮钟,19件;中层3组为南钟,33件,分短枚、无枚、长枚三式;下层为两组大型长枚甫钟,12件,另有搏l件。最大的1件通高152.3厘米,重203.6公斤;最小的l件通高20.2厘米,重2.4公斤。钟体总重2567公斤,加上钟架(含挂钩铜质部分,合计4421.48公斤。全套钟的装饰,有人、兽、龙、花和几何形纹,采用了圆雕、浮雕、阴刻、彩绘等多种技法,以赤、黑、黄色与青铜本色相映衬,显得庄重肃穆,精美壮观。1978年于湖北省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木架和部分挂钩系复制,其余均为原件 2.曾侯乙铜尊盘尊是盛酒器,盘一般作水器用,二者合为一器,尊内盛掺有香草汁的酒,祭祀时酌以献尸,宾礼时酌以饮客。整套器物纹饰繁缛,穷极富丽,其精巧达到先秦青铜器的极点。尤其是器上镂空装饰,透视有若干层次,系用失蜡法铸造,即先用蜡做模,模外做范,加热烘烤使蜡模融化流失,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一个空壳,再将青铜溶液浇灌至空壳内,就可铸成所需的器物。这一发现,证实了在二千四百年前的战国早期,中国的失蜡法铸造技术已经达到极高的水准。尊和盘均铸有“曾候乙作持用终”铭文。 3.曾侯乙联禁铜壶壶为敞口,厚方唇,长颈,圆鼓腹,圈足。壶盖有衔环蛇形钮,盖外沿套装勾连纹的镂孔盖罩。壶颈两侧各有一攀附拱屈的龙形耳。器身饰蟠螭纹和内填蟠螭纹的蕉叶纹等。两壶内壁均铸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禁面有两个并列的中空圆圈,以承放大壶圈足。禁的长边各有二兽足。兽口部和前肢衔托禁板,后足蹬地。禁面和侧面均饰蟠螭等纹饰。铜禁出土不多,迄今为止国内外仅见4件。在湖北省是首次发现。 4.曾侯乙铜鉴缶这是古代用以冰(温酒的器具。它由内外两件器物构成;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的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鉴和尊缶均饰以变形蟠螭纹、勾连纹和蕉叶纹等,并均有“曾侯乙作持用终”铭文。此器结构复杂,造型奇特,工艺精湛,是一件具有特殊用途的大型酒具。同时出土两件,造型、纹饰、大小均同。 5.曾侯乙铜鹿角立鹤鹤长喙上翘呈钩状,引颈昂首伫立,两翅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鹤首两侧插有两支铜质鹿角形枝杈。鹤的头、颈和鹿角上有错金几何纹饰,其它部位有铸成和镶嵌的云龙纹。此器造型别致,是一件独具风格的青铜工艺精品。鹤和鹿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把鹿角插入鹤头,将二者置于一身,可称之为“瑞鹤”。古人把仙人乘车叫“鹤驭”、“鹤驾”。此器出于墓主人棺侧,可能反映了死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6.曾侯乙编磬古代打击乐器。由石磬编悬于架上,可击奏旋律。常与编钟相配,合奏“金石之声”。青铜错金磬架,由一对圆雕怪兽及其头上插附的立柱为_,两根圆杆作横梁,呈单面双层结构。兽顶插附的立柱从腰、顶两处与横梁榫接。横梁底等距焊铸铜环,以串钩挂磬。磬架施线条流畅的错金云纹。 7.曾侯乙大尊缶尊缶为古代盛酒器,这件大尊缶是目前所知我国先秦酒器中最大、最重的一件,堪称“酒器之王”。它不但拥有足以傲视同类的巨大体型,而且在纹饰上也极尽精美,器表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蟠螭纹、_纹、雷纹、蕉叶纹、带纹、蟠蛇纹等构成,花纹花式统一,线条整齐划一。大尊缶出土时,里面还存有酒液。历经二千四百多年没有泄漏,可见缶的密封性之好。 8.曾侯乙云纹金盏和漏匕盏通高11、口径15.1厘米重2156克。匕长13厘米重56.45克。直口,方唇,浅腹,平底。三个凤首形矮足。腹上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盖略大于盏口,盖沿有三个等距离的外卡。盖顶有一个圆形捉手。盖面和盏口下饰云纹、_纹、勾连雷纹、蟠螭纹等。盏内放置金漏匕一件,方柄圆身,器身镂空变形龙纹。至迟到商代时,我国就出现黄金制品,但多为一些片饰。而此盏是仿铜的金制容器,反映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是目前所见我国先秦金器中最大最重的1件。 9.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挂饰整体为一条大龙。全器用5块玉料、1个玉环和一根玉锁钉雕成可以活动卷折的16节。采用了透雕、浮雕、阴刻等技雕成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并饰有谷纹、云纹、斜线纹。出土时这件玉饰置于墓主头部,可能为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色之表现主要有如下几例:第二节玉璧上的云纹,是采用压地手法,璧的四周攀附四龙,这种形制是到战国晚期才广为采用的;第十一节雕成三条蟠龙相连的玉佩状,龙身为S形,是春秋后期在中原开始流行的玉佩造型,十六节玉饰却巧妙地把它们用在一条大龙身上;第十二及十三节的玉饰,分别由双首相向和双首相背的蟠龙构成,每条龙身上各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的两端,分别刻有立凤和凤鸟衔蛇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方楚艺术品中常见的题材,在漆器等绘画品中屡有发现。 10.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身中脊起棱,满饰黑色菱形花纹。正面近格处刻有两行八字鸟篆铭文:“越王勾践,自作用剑”。剑格两面铸有几何形图案花纹,正面花纹内嵌蓝色琉璃,背面花纹内嵌绿松石。柄圆茎无箍,剑首外翻卷成圆箍形,内有11道同心圆圈。剑刃薄且锋利,毫无锈蚀,至今仍寒光袭人。经过无损科学检测,其主要合金成分为铜、锡、铅、铁、硫等。花纹处含硫高,因为硫化铜可防锈。此剑铸造精良,形态优美,实属稀有珍品。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5号楚墓出土。 11.漆奁画1987年湖北省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画面用土黄、桔红、海蓝、棕四色漆,绘人物26个。骖车、骈车各两乘,大雁9只,狗2只,猪l头,树5棵,构成一幅聘礼行迎图。画面用树木分隔为5段,又以犬、猫为间隔,按其情节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以奔驰的车马、冕冠垂缨的乘人、儒衣青_的随从及拜接者组成,表现的是一派聘问出行途中的景象。另一部分则由气字轩昂的褒衣博带者与待发的骈车为主体,表现的是一幅主国出使接宾的场面。此画给于漆奁盖部的外壁,出土后与夹红胎分离。漆奁通高10.4厘米,口径28厘米。 12、云梦睡虎地秦简1975年,在湖北云梦睡虎地沉睡了2000多年的秦代竹简面世,震动了考古界。被历史学家、文物专家誉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过我认为秦简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是缺乏观赏性。 13、饕餮纹铜 14、彩漆凤鹿木雕座屏

荆州博物馆的哪些展品让你眼前一亮?

荆州博物馆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珍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丰富的展品资源。 在参观荆州博物馆时,有几个展品让我眼前一亮。 首先,荆州博物馆的“楚文化”展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里展示了楚国的历史、文化和艺术成就。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楚墓出土的文物,如楚墓壁画、楚墓铜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楚文化的繁荣与独特性,还反映了古代楚国人民的生活和信仰。 特别是楚墓壁画,以其精湛的绘画技巧和生动的表现力,展现了楚国人民的生活场景、神话传说和宗教信仰,令人叹为观止。 其次,荆州博物馆的“汉代玉器”展区也给我带来了惊喜。 这里陈列了大量的汉代玉器,包括玉佩、玉璧、玉琮等。 这些玉器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审美观念。 尤其是一件名为“荆州白玉龙凤纹璧”的玉璧,其精美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纹饰设计,让人不禁为之倾倒。 这件玉璧是荆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中国古代玉器的代表之一。 此外,荆州博物馆还有一件让我眼前一亮的展品是“明代青花瓷”。 这里展示了明代青花瓷的各种器物,如碗、盘、瓶等。 明代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青花釉色和精湛的绘画技巧而闻名于世。 在荆州博物馆的展厅中,我看到了一件名为“明代青花花卉纹大碗”的瓷器,其青花釉色鲜艳而深沉,花卉纹饰栩栩如生,给人一种宁静和祥和的感觉。 这件瓷器不仅展示了明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还反映了明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内涵。

湖北省博物馆有哪些珍品?

湖北省博物馆在中国享有盛誉,收藏了大量荆楚文化珍品,其中许多独特的国宝成为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经历了数千年历史的文化,依然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湖北省博物馆,原来是博物馆里最好的!因为藏品中只有16件国宝级文物件,所谓国宝必须是国家一级文物。要知道:陕西历史博物馆有18件国宝,南京博物馆有10件国宝,河南省博物馆有6件国宝.(当然1995年以后国家没有统一鉴定文物,所以1995年以后出土的文物不能称为国宝)。湖北省博物馆的16件国宝是:编钟、编钟、连禁铜壶、青铜大弓、青铜鹿角鹤、铜镜、青铜铜像盘、十六龙形玉饰、云纹金灯漏剑、越王苟剑、大玉阁、错金错银龙凤铁带钩、彩绘凤鹿木座屏。随州曾侯乙墓出土9件,荆州出土3件。

1.曾侯乙编钟

这套编钟的钟架很高,被两个长短不一的立面垂直相交。七根曲尺形彩绘木梁,两端用扁龙纹铜套加固,由六根佩剑武士形铜柱和八根立柱支撑,形成上、中、下三层。有246个时钟和挂钩(包括可拆卸部件)。后羿编钟共65件,分为八组:上三组为钮铃,19件;中组为南中,33枚,分为短枚、无枚、长枚。下层有两组大长铃,12个一片,另一个拍L片。最大的一块高152.3cm,重203.6kg最小的L件高20.2cm,重2.4kg.钟体总重量2,567kg,钟框铜质部分(含挂钩)共4,421.48kg。钟的装饰包括人、兽、龙、花、几何图案等,采用圆雕、浮雕、凹版雕刻、绘画等多种技法,以红、黑、黄、青铜色为衬托,显得庄重、精致、壮观。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木框和部分挂钩是抄的,其余都是原件)

2.曾侯乙铜尊盘

尊是盛酒容器,托盘一般用作盛水容器。两者合装在一个容器里,尊里装着混有香草汁的酒,可以用来祭尸,仪式时给宾客喝。整套器物的装饰繁多,有穷有富,精美程度达到先秦青铜器的顶峰。特别是器上的镂空装饰,有几个层次的透视,是用失蜡法铸造的,即先用蜡作模具,在模具外面塑模,加热烘烤使蜡模熔化脱落,使整个铸造模型成为空壳,再将青铜溶液倒入空壳中,就可以铸造出所需的器皿。这一发现证实了中国的失蜡铸造技术在2400年前的战国早期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尊盘和尊盘均刻有“曾侯乙为末用”铭文。

3.曾侯乙联禁铜壶

壶开,厚方唇,长颈,圆腹,圆饱满。壶上盖着带衔圈的蛇形钮,壶盖外缘盖着刻有钩纹的孔盖。壶颈两侧各有一个龙形耳。饰品以扇贝图案和填满扇贝图案的芭蕉叶图案装饰。两个壶的内壁都铸有“曾侯乙作为使用端”的铭文。禁面上有两个平行的空心圆支撑着扩大的锅圈。禁区两边各有两只动物脚。动物的嘴和前肢托住禁板,后脚蹬地。禁面和侧面用盘踞等纹饰装饰。禁出土铜不多,迄今国内外仅发现四件。这是第一张唱片

4.曾侯乙铜鉴缶

鹤的长喙勾起来,脖子高高扬起,翅膀展开拍打。拱背,竖尾。鹤头两侧各有两只铜鹿角。鹤的头部、颈部和鹿角饰有黄金的几何图案,其他部位饰有铸造和镶嵌的龙纹。这是一件风格独特的青铜工艺品。鹤和鹿是长寿和好运的象征。将鹿角插入鹤头,合在一起,可称为“瑞鹤”。古人把神仙乘坐称为“鹤控”、“鹤驾”。此器来自墓主人的棺侧,可能反映了逝者成仙升天的思想。

5.曾侯乙铜鹿角立鹤

古代打击乐器。它由石编钟组成,挂在一个框架上,可以演奏旋律。配合编钟,合奏《石和石的声音》。青铜十字金自闭架,由一对圆形雕刻的怪物和附在它们头上的立柱,两根圆棒作为横梁组成,有单面和双层结构。附在兽顶上的柱子,从腰部和顶部用横梁榫接。横梁底部等距离焊接铸铜环,冠部由一系列挂钩悬挂。编钟框架采用光滑的金色云纹线。

6.曾侯乙编磬

尊服是一种古代盛酒的器皿。这件大尊服是我国先秦时期最大最重的酒器,堪称“酒器之王”。它不仅有着傲视同类的巨大体型,而且纹饰极其精美。其表面由细密复杂的涡纹、重环纹、平纹纹、雷纹、蕉叶纹、带状纹、平蛇纹等组成。图案统一,线条统一。尊府出土时,里面还有白酒。2400多年无泄漏,可见管道密封性能良好。

7.曾侯乙大尊缶

灯高11,直径15.1cm,重量2156g。匕首长13厘米,重56.45克.嘴巴直,嘴唇方,肚子浅,屁股平。三只有冠的短脚。上腹部有两个对称的环耳。盖子比灯口略大,沿盖子有三个等距的外卡。顶部有一个圆形挂钩。灯盖和灯口装饰有云纹、云纹、粘扣带云纹等。灯内是一把漏金匕首,柄圆方,镂空畸形龙纹。到商代晚期,中国出现了黄金制品,但大多数是装饰品。这件是仿铜制的金容器,体现了墓主人的特殊身份。这是中国最大最重的先秦金器。

8.曾侯乙云纹金盏和漏匕

整个吊坠是一条大龙。用五块玉料,一枚玉环,一枚玉锁钉,雕刻出16个可折叠可折叠的断面。37条龙、7只凤、10条蛇,以通雕、浮雕、凹版雕刻等技法雕刻而成,并饰以纹路、云纹、斜线。出土时,这件玉器被戴在墓主人的头上。可能是冠上的玉缨(帽带)。其特点主要有:第二节玉壁云纹压地,四龙附于玉壁四周。这种形状在战国晚期被广泛采用;第11部分被雕刻成玉佩的形状,有三条扁平的龙相连。龙的形状是“S”,这是春秋晚期在中原地区流行的玉佩形状。第16节玉饰巧妙地把它们运用到一条大龙上。第12节和第13节的玉饰分别由双丞相面和双丞相背组成。每条龙都刻有一条龙。第十五节玉饰两端分别刻有凤凰立凤和凤鸟抱蛇的图案。这种图案是南楚艺术品中常见的主题,也经常出现在漆器和其他绘画中。

9.曾侯乙16节龙型玉挂饰

刀身中间成脊状,饰以黑钻石图案。正面有两行八字鸟印铭文:“越王勾践,自行剑”。剑的两面都铸有几何图案,正面图案镶嵌蓝色玻璃,背面图案镶嵌绿松石。圆柄无箍,剑首卷成箍形,内有11个同心圆。刀刃薄而锋利,没有生锈,它仍然是一个画面被树分成五段,被狗和猫隔开。根据剧情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由奔驰的车马、加冕的骑手、儒教的追随者、朝拜者组成,表现了一群雇工上路的场景。另一部分主要由华而不实的表彰车和整装待发的平行车组成,展现了东道国外交使团接待客人的一幕。此画绘于漆奁盖外壁,出土后与夹红胎分离。漆器骨灰盒高10.4厘米,直径28厘米。

10.越王勾践自作用剑

1975年,湖北云梦沉睡了两千多年的秦代竹简出现,震惊了考古界。被历史学家和文物专家誉为“划时代的意义”。但是,我认为秦简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但缺乏欣赏性。

11.漆奁画

12、云梦睡虎地秦简

标签: 荆州博物馆 包括曾侯乙编钟 收藏有丰富的楚文化文物 龙凤玉佩等国宝级文物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