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岛战备洞,又称万山公岩战备洞,是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东南部万山公岩上的明清时期军事要塞。
战备洞始建于明朝中叶,在清朝乾隆年间扩建。洞穴依山傍海,地势险要,是当时抗击倭寇和海盗的重要军事据点。
历史背景
明朝中叶,倭寇在沿海地区猖獗,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抵御倭寇的侵扰,明政府在沿海要地修建了大量的军事设施,涠洲岛战备洞就是其中之一。
清朝乾隆年间,由于海盗活动的频繁,清政府对涠洲岛战备洞进行了扩建,并派兵驻守。战备洞成为当时广西沿海防御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洞穴布局
涠洲岛战备洞由一条长约300米的隧道组成,隧道内共有11个大小不一的洞室。每个洞室都有特定的功能,包括瞭望台、弹药库、士兵住所和储水池等。
洞穴的入口处设有瞭望台,可以俯瞰四周的海况。洞穴内有狭窄的通路和低矮的门洞,有利于防守。士兵住所和储水池则位于洞穴深处,以确保安全。
军事意义
涠洲岛战备洞在抗击倭寇和海盗的斗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战备洞成为当时重要的军事据点。
战备洞内设有瞭望台,可以及时发现敌情,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洞穴内的狭窄通路和低矮的门洞,也为防守创造了有利条件。
旅游价值
近年来,涠洲岛战备洞已成为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游客可以参观洞穴,了解其历史和军事意义,感受明清时期海防文化的魅力。
战备洞内还设有文物陈列室,展示了出土的古钱币、陶器和兵器等文物,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
参观信息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东南部
开放时间:每天8:00-16:00
门票价格:30元/人
温馨提示:参观战备洞需要爬坡,请穿舒适的鞋子。洞穴内光线较暗,建议自备手电筒。
总结:涠洲岛战备洞是了解涠洲岛历史和军事文化的绝佳去处。这座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塞,不仅见证了昔日的硝烟,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产。
北海咕哩寨怎样?
有一句民间流传的话是这样说:先有南万,后有北海。 从这里可以知道,南万村的历史是早于北海市的形成。 它的旧称是“古里寨”。 据说这个“古里”是“苦力”的谐音。 “苦力寨”,也说明当时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多是出苦力来过生活的。 这片区域位于北海市的西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公园冠头岭的脚下。 约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一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共200户,总人口500多人。 南万村有一半多的居民都是以渔业为生的,因此,渔船就是他们的生命当中的另一半。 在造船厂往里的一片海域则是外地人、特别是很少接触了解大海的人的海上乐园。 因为,那里是北海最能直接了解和接触大海的赶海基地。 在那里你可以跟着当地的渔民坐上快艇,拿着捕鱼挖螺工具,亲自体验一把当渔民的独特感受。 冠头岭在军事上是控制北海西面的天然屏障,它与北海的涠洲岛、斜阳岛遥相呼应,称“一岭两岛”,处于北部湾主航线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朝初期的时候,这里就有军船和几百军士负责出海巡哨。 几百年来这里都是海上和陆地的军事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 过去在山上还有清朝的炮台,碉堡的遗迹。 如今历史的烽烟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处风景胜地。 更多关于北海咕哩寨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北海咕哩寨怎么样
有一句民间流传的话是这样说:先有南万,后有北海。 从这里可以知道,南万村的历史是早于北海市的形成。 它的旧称是“古里寨”。 据说这个“古里”是“苦力”的谐音。 “苦力寨”,也说明当时在这里生活的百姓多是出苦力来过生活的。 这片区域位于北海市的西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国家森林公园冠头岭的脚下。 约建于明朝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它是一个以渔业为主的渔村,全村面积约1.6平方公里。 一个自然村,五个村民小组,共200户,总人口500多人。 南万村有一半多的居民都是以渔业为生的,因此,渔船就是他们的生命当中的另一半。 在造船厂往里的一片海域则是外地人、特别是很少接触了解大海的人的海上乐园。 因为,那里是北海最能直接了解和接触大海的赶海基地。 在那里你可以跟着当地的渔民坐上快艇,拿着捕鱼挖螺工具,亲自体验一把当渔民的独特感受。 冠头岭在军事上是控制北海西面的天然屏障,它与北海的涠洲岛、斜阳岛遥相呼应,称“一岭两岛”,处于北部湾主航线之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明朝初期的时候,这里就有军船和几百军士负责出海巡哨。 几百年来这里都是海上和陆地的军事要塞,为兵家必争之地。 过去在山上还有清朝的炮台,碉堡的遗迹。 如今历史的烽烟已经散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处风景胜地。 更多关于北海咕哩寨怎么样?,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想找一个国内开发比较少的海岛旅游,请推荐一下?
涠洲岛 涠洲岛是中国最大的也是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东南24海里的北部湾海面上。 南北方向的长度为6.5千米,东西方向宽6千米,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岛的最高海拔79米。 涠洲岛上居住着2000多户人家,1.6万多人口,其中85%以上是客家人。 涠洲岛上面单独设立涠洲镇,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 岛上有名的建筑有三婆庙、圣母庙和天主堂等。 涠洲岛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尤其南部的海蚀火山港湾更具特色。 涠洲岛在1994年被辟为省级旅游度假区。 现在也是中国国家地质公园。 涠洲岛位于广西北海市正南面21海里的海面上,距北海市区36海里,是中国最大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从高空鸟瞰,涠洲岛象一枚弓型翡翠浮在大海中。 这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23℃,雨量1863毫米,是广西最少雨的地方之一;活动积温8,265℃,是广西热量最丰富的地方。 四周烟波浩淼,全岛绿树茂密,气候宜人,风光旖旎,尤以奇特的海蚀、海积地貌与火山熔岩景观,以及绚丽多姿的的活珊瑚,都是13万年前因火山爆发的烧灼形成的。 堪称人间天堂、蓬莱宝岛。 涠洲岛地势南高北低,其南面的南湾港是由古代火山口形成的天然良港。 港口呈圆椅形,东、北、西三面环山,东拱手与西拱手环抱成娥眉月状,像世大无比的螃蟹横卧海中。 码头背靠高10-30米的悬崖峭壁,崖顶青松挺拔,巨型仙人掌攀壁垂下,各式船艇进进出出,人来货往;飞鸟水禽,时隐时现;浪涌波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 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等。 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叫“洋人头像”。 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 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 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 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它被称为“海蚀龛”。 涠洲岛风光壮美,比较着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龟豕拱碧”,“法国传教士人头像”,“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圣丹庙,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 ■滴水丹屏 滴水村西面临海处一座悬崖,高十余米,由火山喷浆堆积而成,经长年风化,形似人头像,威严地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 崖壁泉水终年滴泻如珠,故名“滴水”。 ■龟石景区 位于涠洲岛东南面,与火山遗迹景区东、西呼应。 景区内湾滩相接,悬崖峭壁直临碧海,景观以岛、崖、洞穴、海滩为特色,其中“龟豚拱碧”是北海八景之一。 其余景点也各具特色,包括灵岩摩崖、碧海拱月、双洞通天等。 近岸沙滩的海蚀石,其形似鳌鱼、海豹、海牛、大鲸、海豚、海参、海龟、海马、鱿鱼、鲍鱼、石斑鱼、青蟹、对虾、海星、海螺、海蜇、海蛇、海狗等,堪称“天然水族园”。 ■北港海滨公园 与南部海岸不同,涠洲岛北部海岸以沙滩为主,全长2300米,其沙洁、滩平、水清,是开展沙滩、海上运动的理想场所。 沙滩后面是大面积的防风松林和珊瑚沉积崖,具有良好的绿色环境。 在东北岸和西北岸的橄榄玄武岩沙滩上,可捡到大似蚕豆、小如菜籽的碧绿透明宝石。 ■海底珊瑚 环涠洲岛浅海生长有众多的珊瑚礁体群,活珊瑚种类繁多,色彩迥同,素有海底花园之称,其中以岛西面珊瑚生长离海岸最近,每逢退潮,出露海面,大小鱼类穿梭其间,被喻为海洋中的“绿洲”。 ■天主教堂 19世纪60年代,法国传教士到涠洲传教,1870年始建涠洲岛教堂,1880年建成盛塘村的“涠洲天主教堂”,1882年建成城仔村的“法国天主圣母教堂”。 法国天主圣母教堂是哥特式建筑,面积774平方米,用珊瑚石、土瓦、木材构筑,附属建筑有修道院、学校、医院、育婴堂等。 这是法国巴黎外方传教会在北海建造最早的教堂。 最佳旅游时间 涠洲岛气候宜人,资源丰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富含负氧离子的空气清新宜人,具备世界旅游界向注的“三S海水sea、阳光sun、沙滩sand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岛屿;故素有“大蓬莱”仙岛之称。 涠洲岛上的特产 岛上盛产花生、香蕉和蚕丝,这里所产花生油,色泽金黄,含水少,耐储藏,早就远销香港、东南亚一带。 海参、鲍鱼、鱼翅、鳝肚是闻名国内外的四大名产。 跳鱼、墨鱼、石斑鱼、红鱼等也是这里特产,此外还有海龟、海马、海豚、海牛。 木菠萝属于亚热带水果,是涠洲岛上的特产之一。 主要品种有干苞菠萝、干湿苞菠萝和湿苞(又称油苞)菠萝等。 涠洲菠萝蜜以肉质芳香、清甜脆嫩而闻名,特别是干苞菠萝,更受人们青睐。 木菠萝在岛上种植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过去种植很少,只是在岛上中西部村庄内种植少许。 木菠萝树一般生长期要4至5年才挂果,且逐年增多,一棵树可以挂果少则有十几二十个(约100公斤),多则有三五十至上百个(200多公斤),每年到了秋季时,果实飘香,便可收获。 上岛旅客在岛上每个村庄每户庭院,都可以观赏到大片的木菠萝林、香蕉林美景,品尝芳香又清甜脆嫩的菠萝蜜、香蕉,大饱口福。 拍张美丽的木菠萝相片,品尝菠萝蜜,是上岛旅客选择之一。 福建大嵛山岛位于霞浦东北海域,距离三沙古镇港5海里,是闽东最大的列岛,由大嵛山、小嵛山、鸳鸯岛、银屿等十一个大小岛屿组成,陆地面积28.3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12公里。 嵛山又名俞山、盂山,亦名窑山、鹞山。 俞、盂均为方言谐音, 又因昔时嵛山古木参天,岛上渔民兼营烧炭副业,天湖山下多古炭窑,故别称窑山。 辖有五个行政村:马祖、芦竹、东角、鱼鸟和中灶。 嵛山岛山场宽广、海域辽阔、气候宜人、景色秀丽。 岛上有丰富的花岗岩、优质矿泉、草场资源等,海上盛产鳗鱼、带鱼、毛虾、虾苗、七星鱼和鳗鲡等多种海生物;自然景观有“南国天山“的天湖山万亩草场、绝顶之上具有神秘色彩的大小天湖、大使岙百倾金沙、鸟岛、红纪洞等;文物古迹有:大使宫、妈祖宫、天福寺,福瑶列岛的自然景观已被国家建设部确定为国家级太姥山风景区四大景观之一。 山、湖、草、海在此浓缩 嵛山岛地理位置特殊,扼闽浙海路之咽喉,是南来北往船只的必经之道,战略意义重大。 明朝时期为抵御倭寇骚扰,1389年明政府在嵛山岛设置军事要塞,归北路福宁卫烽火寨管辖,1592年改守备为参将、节制水陆,改中军为嵛山游。 清代中叶,嵛山列岛是蔡牵海上起义活动的重要根据地。 辛亥革命先驱朱腾芬先生也在此组织义军抗清。 大嵛山岛直径5公里,面积21.22平方公里,最高处纪洞山海拔541.3米,为闽东第一大岛。 在海拔200米处,有大小两个湖泊。 湖周围群峰环拱,其状似盂,嵛山岛也有由此得名,2005年10月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评为“中国最美的地方”中“最美的海岛”第八名,大嵛山岛:山、湖、草、海在此浓缩.大天湖面积1000多亩,小天湖200多亩,两湖相隔1000多米,各有泉眼,常年不竭,水质甜美,清澈见底。 湖畔多有野生乌龟出没。 湖四周山坡平缓,是有“南国天山”之誉的万亩草场。 在这里恍若置身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西北草原,你很难想象,在碧波万顷的东海之上竟有如此神奇的意境!小嵛山岛为一无人岛,面积3.28平方公里,沿岸因被海水冲刷风化,基岩裸露,礁石林立,海蚀地貌十分突出,构成奇特的景观;岛屿面积0.3平方公里,海拔仅50米,岛上植被茂密,栖息着成千上万只海鸥和其他候鸟,乍然飞起,十分壮观! 此外,岛上还有红纪洞、古寨岩、天湖寺等景观。 特别是跳水涧一处,别具风格,景点尤为集中,有明月潭、仙人坡、大头宫、白鹿坑、白莲飞瀑、大象岩、小桃源沙洲等。
标签: 了解岛上的历史 参观建于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塞 涠洲岛战备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