涠洲炮台是清朝时期修建的一座军事要塞,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涠洲岛上。它始建于1896年,历经百年风雨,见证了涠洲岛的历史变迁。
历史沿革
1896年,中法战争后,清政府为了加强边防,在涠洲岛修建了炮台。炮台的主体由一座高大的石砌城墙和多座炮台组成。城墙高约5米,厚约3米,周长约1000米。炮台分布在城墙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共设有10门大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涠洲炮台曾遭到日军的猛烈攻击。在守军英勇抵抗下,日军未能攻陷炮台。民国时期,涠洲炮台多次被军阀和海盗占据,成为北海地区重要的军事要塞。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涠洲炮台被解放军接管。此后,炮台逐渐失去军事价值洲岛的百年历史变迁。它既是一座军事遗址,也是一处旅游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了解涠洲岛历史和军事文化的绝佳机会。
涠洲岛的历史
涠洲岛的历史发展如下:
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
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 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
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 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行政双重管辖之下。
清康熙元年至嘉庆十一年(公元1692--1806年),涠洲居民三度被迫内迁,驻岛行政机构裁撤,但仍有少数“寮民”居留,军事管制由雷州徐闻县的海安营游击和廉州合浦县的龙门协分管,每年分上下二班轮流巡防。
咸丰末年(公元1860年),有内地人400名因避战乱,不顾艰险和官府之禁,来岛定居。 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官府鉴于岛上民居已成事实,便重开岛禁,移雷廉二州船户客民于岛上。
至此,荒置百数十年的海岛,田庐重兴。 是时法国天主教势力乘机染指该岛设教堂于盛塘村,后又在城仔及斜阳岛各建一座,广纳教徒,是为钦谦地区最早的天主教基地。
光绪二十余年,涠洲由雷州正式划归合浦县管辖,置涠洲巡检司,军事建制隶属于龙门协的永安营。 宣统初,归属合浦县的靖海团,设“公局”民政机构于岛上。
民国初至1931年,先后属合浦靖海团和合浦第二自治区辖镇。 1936年至1949年,先后属合浦县第二行政区、第五行政区和第三行政区辖镇。
1938年9月13日起,涠洲岛沦于日寇野蛮统治七年之久。 在这期间,本岛成为日寇威胁侵扰我华南大后方的海空军基地。
1945年6月18日,涠洲岛人民奋起歼灭残寇,涠洲光复,归县领的乡建制。 1950年3月6日,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涠洲,初设乡人民政府,直隶于合浦县。 同年8月起,归北海镇人民政府管辖。 1953年改设第三区,分设涠东、涠西、涠北、南湾四个乡。 1959年改为涠洲公社。
涠洲岛文化历史
涠洲岛,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北部湾海域中部,是火山喷发堆凝而成的岛屿,有海蚀、海积及溶岩等景观,有“蓬莱岛”之称,是中国地质年龄最年轻的火山岛,也是广西最大的海岛。 涠洲岛汉时属合浦郡,唐初属雷州椹川巡检司,宋、元两代因沿未变,元朝至元三十一年建涠洲巡检司,在遂溪县“第八都博里村海岛中”,即涠洲岛。 明初仍属协州府,洪武七年巡司迁往雷州遂溪的蚕村,司海防和监守珠池之责。 万历六年从雷州移民于岛上垦耕。 二十八年,游击署移驻廉州合浦县永安所。 此后,涠洲处于雷、廉两府的军事行政双重管辖之下。 宣统初,归属合浦县的靖海团,设“公局”民政机构于岛上。 民国初至1931年,先后属合浦靖海团和合浦第二自治区辖镇。 1950年3月6日,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涠洲,初设乡人民政府,直隶于合浦县。 同年8月起,归北海镇人民政府管辖。 1953年改设第三区, 分设涠东、涠西、涠北、南湾四个乡。
上一次去涠洲岛,就觉得好开心,尤其是那一天,见证了我们爱情的开始。
在涠洲岛火山公园,也就是鳄鱼山风景区里,就有一家拍婚纱的,价格2000到4000左右不等,你一进去就看得到。 我都后悔,应该在那里照婚纱。 。 。 。
标签: 涠洲砲台 见证了涠洲岛的历史变迁 涠洲砲台是清朝时期修建的军事要塞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